新闻动态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夏季高温高湿,严防“霉菌毒素杀手”

发布日期:2024-07-26 08:25:06浏览次数:0

image

夏季高温高湿、热应激和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等常常导致生猪的发病率大增,轻则提高料重比,浪费饲料;降低生长速度,推迟出栏;提高饲养成本。重则导致免疫抑制,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;影响公母猪的生产(母猪产仔时间延长、产后食欲不振、产后热和子宫内膜炎等的发病率大大提高,公猪死精等),降低养猪经济效益。特别是“万恶之源”的“霉菌毒素中毒”更是成为夏季养猪的隐形杀手!更应严防。

饲料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

引起饲料产生霉菌毒素的条件主要是湿度(包括饲料中的含水量)、温度、氧气及能源。大部分霉菌的最佳繁殖温度是25-35℃,当湿度大于85%,温度高过25℃时,霉菌就会大量快速生长并产生毒素。当玉米、麦麸的水分含量超过16%、谷实类水分含量超过14%、饼粕类水分超过12%就非常容易产生霉菌毒素。

同时,由于霉菌种类繁多,生长条件不同,在很广的温度范围内,霉菌也可以在饲料原料或饲料中生长。在低温0-10℃时同样会有霉菌的繁殖而产生毒素,如玉米赤霉烯酮在10℃时就可以产生,而呕吐毒素在0℃也可以产生。其它如含糖量较高(如玉米)或蛋白质含量较高(如鱼粉、豆粕)的条件下较适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。

image

饲料霉变对养猪生产的危害

1、降低饲料的品质,影响适口性,严重的出现呕吐。

2、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,降低动物对养分利用,损失饲料营养成分

14%-20%;浪费饲料,提高料重比。

3、破坏生猪的免疫系统,诱发各种疾病,导致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和出现免疫失败。 

4、影响公母猪的生产,降低PSY值,增加饲养成本。

5、降低生长速度,推迟出栏。

6、瘦肉率生长潜能下降5%左右。

饲料霉变的常见预防方法与控住手段

1、选择好饲料,并在饲料的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做好防雨衣和防潮工作,特别注意控制好储藏室的空气,饲料的温度及储藏室的温度,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变质。

2、使用预混合饲料配制全价饲料的猪场,应当天粉料一次使用天数,这样极易导致饲料的严重霉变且不易被发现。

3、使用饲槽的养殖朋友,每次开料前应该彻底清洗饲槽,以防剩下的少量发生饲料霉变后被猪吃掉而导致中毒。

image



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

  • 24小时咨询热线

    24小时咨询热线400-001-6807

  • 移动电话18530948588

Copyright 2002-2023 开封金万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地址: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 豫ICP备202201863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