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霉菌知识】玉米赤霉烯酮毒素,繁育养殖场隐形杀手!
发布日期:2023-09-25 15:16:39 浏览次数:0

搞养殖,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,你都了解多少?

今天分享玉米赤霉烯酮毒素,这个专门破坏畜禽生殖系统。

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。主要污染玉米、小麦、大米、大麦、小米和燕麦等谷物。其中玉米的阳性检出率为45%,小麦的检出率为20%。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,其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,可造成家禽和家畜的雌激素水平提高。目前发现,猪对此毒素较为敏感。玉米赤霉烯酮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,同时对雄性动物也有一定的影响。在慢性中毒时,主要对母畜的毒害较大。它会导致母畜外生殖器肿大。充血,死胎和延期流产的现象大面积产生,并且伴有木乃伊胎的现象。50%的母畜患卵巢囊肿,频发情和假发情的情况增多,育成母畜乳房肿大,自行泌乳,并诱发乳房炎,受胎率下降。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,对神经系统、心脏、肾脏、肝和肺都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。主要的机理是它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亢奋,在脏器当中造成很多出血点,使动物突然死亡。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而造成的。玉米赤霉烯酮养殖人应该多注意,严重影响猪场的繁育效率。
